在太重智能高端液压挖掘机产业园区,随着秒表计时结束,8.8分钟、5公里,这是一块钢板的奔跑速度。跑过这条5公里长的生产线,一块钢板就变成了一台挖掘机。按照这个速度,每天就是152台,全年就是5万台挖掘机。而把这些钢板推向极速跑道的,是1216台机器人、1216只挥舞的机械臂。
一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焊缝,表面是否平整?内部是否致密?决定着一台大型装备的“心脏”能否健康地跳动。5度,是焊枪角度允许的误差;3秒,是焊接速度允许的误差。为了练就精准的手感和眼力,焊接专家樊志勤需要每天拖着四五十斤重的焊丝一蹲就是五六个小时。他甚至创造了一天连续焊接15个小时的行业纪录。但如今,这位人称“史上最优秀”的“钢铁裁缝”,却被一键启动的焊接机器人抢走了“咖位”。
“人是有情绪的,它知道疲劳,像我们进行一些重要产品制造之前,都需要对人的心理进行测试。但是机器人它没有这种情绪,而且它们能24小时连轴转,它没有疲劳感。”面对高速运转的机器,樊志勤感慨道。焊接机器人以24小时在线的高效率、稳定性,向樊志勤这样的大国工匠们发起了挑战。十年如一日练就的蹲功和臂力,一个指令就能替代;精细如艺术品的鱼鳞焊,机械臂也手到擒来。在高速智能的机器人面前,人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该如何与机器人相处,人究竟有什么优势?是当下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机器人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因为机器人没有大脑,当我们人工焊接一些产品的时候,发现有了焊瘤我们就可以纠错,但是机器人没有这个纠错能力,它焊接有了焊瘤之后一直在产生焊瘤,它没有纠错能力。我们就是要人和机器人相结合,进行一些工艺的优化,将机器人的优点发挥到最大,让机器人和我们人一样有智慧。”樊志勤说。其实,被机器人抢走“咖位”的樊志勤不仅没有下岗,反而给这些“钢铁英雄”们当起了导师。现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给机器人检查作业、挑毛病。
想要让机器人更聪明,就得先读懂它的大脑。如今,已是行业翘楚、“大国工匠”的樊志勤又躬身当起了学生。他放下焊枪拿起鼠标,一有时间就跑到大学里旁听编程课。在这个全球单体规模最大、工序最全的挖掘机智慧工厂里,21条焊接线,251台焊接机器人,樊志勤得熟知每台机器人执行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流程,要洞察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焊接隐患。
据樊志勤介绍:“驻厂四个月以来,我们共发现了各类问题220余项,解决了160余项。”只有人类,才能将自己创造的“智慧大脑”变得更智慧,并在人与机器的共存、相融中,不断拓展着可能的边界,催生出颠覆认知的新质生产力。
一块钢板,只需要简单地在操作界面上点击自己喜欢的颜色、功能和型号,一台专属于你的定制款起重机,马上就会出现在屏幕上。在太重的智能设计平台上,上百万次计算,在几秒钟内就能快速完成。
太重集团设计部工程师说:“原来在老厂区我们是以产品为单位,5个分公司各自为政,它们都有一套自己完整的生产线。在新园区我们实现了以工序为单位,集中下料、集中焊接、集中涂装、集中装配,就以我们所在的下料中心为例,一块钢板上承载着千种零件,在起重机的旁边很可能混合套料着挖掘机的零件,目前混合套料单张钢板最高的材料利用率已经达到了93%。”产品设计端的数智化,使设计周期缩短了80%,而在生产端,也把一块钢板的利用率推向了极致。
顾翠云是太重集团一位已经退休的女设计师,却被视为太重的无价之宝,退休后的四年来她依然被返聘在设计一线,参与重要项目的研发设计。因为她脑子里装着太重集团起重机的几百种设计方案上千种优化组合,活脱脱一个数据库。
70年间,装在顾翠云、李朗明、闫少泉、马强、朱少辉、岳海峰等一代代技术匠人脑子里的图纸,如今都被珍藏在太重档案馆里。从新中国第一台矿用挖掘机,到今天的5G智能挖掘机;从上天的卫星发射塔架,到入地的盾构机……71000卷图纸,可以铺开400公里的长度。设计部工程师介绍道:“正是依托这71000卷图纸,依托70多年来大量设计案例形成的设计参数、设计标准,我们才有可能组建起这个起重机参数化智能设计数据库,才可以快速完成初步建模。以往画一个初稿需要十天左右时间,现在完成一个初步建模只需要1个小时。”
在人工智能时代,AI以“智”赋能,让太重集团实现了研发、制造、销售、物流、售后全流程的数字“智造”。而生产方式的变革,也为这个创造了500多项中国和世界第一的新中国第一座重型机械厂,再一次刷新速度、创造奇迹。